瀏覽數(shù)量: 0 作者: 本站編輯 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8-11 來源: 本站
冬季低溫環(huán)境對立磨設備的啟動和運行構成挑戰(zhàn),低溫會導致金屬部件收縮、潤滑油黏度增大,若操作不當易引發(fā)設備磨損、密封失效甚至故障停機。掌握預熱與潤滑的關鍵步驟,是保障立磨冬季穩(wěn)定運行的核心。
預熱:緩慢升溫,避免熱應力損傷
冬季啟動前,立磨主體及附屬設備需進行充分預熱。低溫環(huán)境下,立磨磨盤、磨輥等金屬部件因熱脹冷縮產(chǎn)生內應力,若直接高速啟動,熱應力與機械載荷疊加可能導致部件開裂或變形。正確做法是:
分階段升溫:啟動前2小時開啟加熱裝置(如電伴熱或蒸汽加熱),以每小時10-15℃的速率緩慢提升設備溫度,使磨盤、磨輥等核心部件溫度均勻上升至0℃以上。
局部重點加熱:對軸承座、減速機等關鍵部位采用紅外線加熱器或熱風槍輔助加熱,確保其溫度比環(huán)境溫度高15-20℃,減少啟動時的摩擦阻力。
空載低速運行:預熱完成后,先以5-10r/min的低轉速空載運行30分鐘,使設備各部件進一步適應溫度變化,同時檢查振動、噪音等異常情況。
潤滑:選對油品,保障流動性
低溫會顯著增加潤滑油的黏度,導致油泵供油不足、潤滑膜形成緩慢,加劇磨損。冬季潤滑需重點關注以下環(huán)節(jié):
更換低溫潤滑油:根據(jù)環(huán)境溫度選擇黏度等級合適的潤滑油,如北方地區(qū)可選用HL-46或HG-68液壓導軌油,其傾點低于-25℃,可確保-15℃環(huán)境下仍能正常流動。
提前潤滑關鍵部位:啟動前1小時,手動向主軸承、減速機輸入軸等部位加注適量潤滑脂,彌補低溫下油膜形成延遲的不足。
檢查潤滑系統(tǒng):啟動后觀察油壓、油溫是否正常,若油壓低于0.1MPa或油溫低于20℃,需暫停運行并排查油路堵塞或加熱裝置故障。
聯(lián)動檢查:確保系統(tǒng)協(xié)同
預熱與潤滑完成后,還需檢查輔助系統(tǒng):
密封裝置:檢查磨輥密封圈是否因低溫硬化開裂,及時更換老化部件;
液壓系統(tǒng):確認液壓站油溫在25-40℃之間,避免因黏度過高導致動作遲緩;
冷卻系統(tǒng):若環(huán)境溫度低于0℃,需排空冷卻器內存水,防止凍裂。
冬季立磨啟動需以“緩慢預熱、充分潤滑”為原則,通過分階段控溫、選對油品、重點部位檢查等措施,可有效降低設備故障率,延長使用壽命。操作人員應結合設備手冊與環(huán)境條件,制定個性化啟動方案,為冬季生產(chǎn)穩(wěn)定運行提供保障。